热线电话:400-668-9628

房产快讯 - 欧洲购房网致力于为全球华人提供专业房地产资讯服务

比较之风情:阿姆斯特丹,北京和柏林

来源:欧洲购房网作者:欧洲购房网时间:2015/12/3

欧洲购房网信二维码
扫一扫,随时看

编者按

荷兰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而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金融和钻石中心。同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和柏林,也跟阿姆斯特丹有着相互关联的相似点。作者在三城中辗转,以北京和柏林入手,用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烘托阿姆斯特丹的点点滴滴。
 

回复“阿姆斯特丹”,阅读阿姆斯特丹的另一种风情《性都探秘 | 城说》。

 

 

阿姆斯特丹,荷兰王国宪法上规定的首都。虽然在人口和面积数据上面,这座首都在欧洲大陆都不算十分显眼,但是,它却因自身独特的形态、丰富的色彩、多重的性格而在诸多世界城市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到此一探究竟。有鉴于此,要全面概括出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风貌,抑或公正评判它的亮点不足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世人对这座城市的看法不一,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在保守的基督教徒眼中,它是一处罪恶沦落之地,堪称是现代版的所多玛、蛾摩拉,要坚决批判,但在世俗的游客们心里,它又是一座奇幻风流之城,独到的精神和勇敢的实践吸引着人们慕名前来,驻足观赏,陶醉其中。


 


 


 

既如此,那要如何描述阿姆斯特丹才算合适呢?我以为把它和几座与之互相关联的城市依次摆在一起,分别比较彼此之间的诸多方面并加以细致评述的方法相对可行。


 

举个例子,像巴黎和伦敦就是一对比较经典的互相关联的城市:二者都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各自所处的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渊源,然而相隔一条浅浅的海峡又使得两座城市风格迥异,时而甚至相互竞争、敌对。


 

同样地,与阿姆斯特丹有着类似关系或者其他联系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好比说亲缘民族德意志人的首都柏林和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等等。这里就以这两座城市入手,用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烘托出阿姆斯特丹的点点滴滴。


 

 

 

 
 
阿姆斯特丹 VS. 北京
 
 

 

和北京比起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阿姆斯特丹的天气的话,我的选择是“糟糕”。人们来此旅游,一般不过几天的时间,赶上阴天下雨或者艳阳高照都有可能,很难对这里的天气产生某种程度的怨念。然而,对像我这样在已经在荷兰学习居住了五年的人来说,总体而言,阿姆斯特丹乃至全荷兰的天气都糟糕得让人发疯。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有明显的温度差别。若不考虑工业污染和沙尘天气,惟一的缺点就是降水偏少。在大陆的这一头,阿姆斯特丹则属于温带海洋气候,一年到头都阴天多雨,妖风肆虐,气温偏低。每年冬天,荷兰和其他北大西洋沿岸国家都会遇到风暴天气,政府提示居民一定要呆在室内,以免被大风带来的各种意外所伤害。


 

虽说那里的冬天鲜有我国北方的那种严寒,但别的季节之间差异很小,每年顶多有个十来天温度可以到25摄氏度以上,其余时间对东亚人来说几乎都得是长袖长裤。最夸张的一年,我从冬天开始连续穿了六个月的秋裤,六月份的晚上还需要开暖气才能酣然入眠。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上几年了,不免让人心生抑郁。


 


 


 

在诡异多变的天气面前,阿姆斯特丹人骑自行车的却热情依旧十分高涨,可以说是风雨无阻。众所周知,荷兰和丹麦是欧洲的两大自行车王国,首都阿姆斯特丹自然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之城。本地居民不分年龄、性别、贫富,人手一车,成群结队穿梭骑行在首都的大街小巷里。如果是游客的话,也很容易在这里租到自行车,成为环保低碳的骑车一族。


 

虽然都有庞大的骑车队伍,但若要全面地审视自行车在城市里的地位,阿姆斯特丹和北京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首先,阿姆斯特丹的骑车人基本不用担心自行车专用道被机动车所挤占,而这一点在北京却很难实现:机动车违规在自行车道上行驶或者路边停车的现象比比皆是,极大地影响了骑车人的权益和安全。

 

再者,骑车在荷兰是一种跨越各个收入阶层的生活方式,而在北京却可能是反应个人经济能力的一根标杆。夸张一点,很多北京的骑车人都梦想着早日开上自己的私家车,而在阿姆斯特丹,人们则会享受骑车带来的惬意和实惠——外面的停车费很贵,不如骑车经济划算。不过还要补充一点:新自行车在荷兰可不是价格便宜的消费品,所以这里丢车的现象也很常见。


 


 


 

说到旅游,毋庸置疑,阿姆斯特丹是西欧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市政府和大小商铺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印制并发放各种宣传彩页、海报,在市中心区域设立很多间旅游咨询服务处,周围有大量的货币兑换点,几乎每条街都能找到旅游纪念品店,走几步路就有适合游人饮食习惯的大小餐厅……


 

不可否认,这些服务设施的确方便了人们在城中游览和休息。然而,考虑到阿姆斯特丹的拥挤程度和狭小的市区面积,这些脱离当地文化形态、专为游客服务的营业场所的数量就显得有些过多了;除了那些搬不走的著名景点之外,阿姆斯特丹的老城正在丧失自己的城市风格,正在被全球化千篇一律的商业形态所湮没。


 

反观北京的情况,倒似乎是另一个极端。虽然旅游景点众多,可针对游客的人性化服务设施却非常不完善,除了餐饮业比较发达之外,北京总体而言还是个只够满足本地人和外来人口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在偌大的北京城,如果不懂汉语,没有本地人向导,还不会使百度地图,自助旅行那就不只是不方便的问题了,有时甚至还会险象环生。


 


 


 

 

 
 
阿姆斯特丹 VS. 柏林
 


 

虽说阿姆斯特丹顶着荷兰王国首都的名头,但这里却显不出多少全国政治中心的气息。荷兰的王室、中央政府、立法机构等重要的政治单位大多落户在该国的另一知名城市——海牙,少数国家机关还零星分布在其他省份。城里面象征君权的建筑物恐怕就只有座落在市中心水坝广场的阿姆斯特丹王宫了,而这座王宫也不过是十七世纪黄金时代的一座市政厅。


 

同样是日耳曼民族大陆国家的首都,德国的柏林、丹麦的哥本哈根、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奥地利的维也纳等等都是各自国家当仁不让的政治中心,都有与首都地位十分相称的、恢弘庄严的城市面貌。


 

在这其中,柏林——欧盟第一政治大国的首都无疑在政治传统和气质上最具有代表性。在阿姆斯特丹,人们看到的是当地市民繁忙拥挤的平凡生活、商业精英们夜以继日的纵横捭阖、当代艺术家们前卫大胆的表演创作,以及各国游客寻欢作乐的阵阵喧嚣……而在柏林,建筑物有如德意志国会大厦、街头公告栏的政党竞选海报、各大权力机关飘扬的旗帜、广播电视里不断播放的领导人活动等等,很好地展示了柏林十分政治化的一面,诠释了这座城市在德意志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无论首都、政治中心的名头有多煊赫,西欧的大城市都难免有一些阴暗或者敏感的方面,比如性工作者、酗酒者、瘾君子等等。这些方面,对游客来说是话题,对国家或市政当局而言就是很重要的政策议题。因为采取了容忍性的公共政策,阿姆斯特丹的成人服务业和软性毒品销售才得以蓬勃发展,树立起“风流之城”的品牌,也为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对待成人服务业的问题上,德国和荷兰的政策是相近的:允许它存在并加以一定程度的规范。虽然这一行业的经营模式有很多种,但总体而言阿姆斯特丹是以德瓦伦街区明晃晃的橱窗女郎闻名的。在霓虹闪烁的窗子里,性工作者们表情丰富,姿态曼妙,卖力地挑逗和招徕过往的人群。这是一种比较张扬、外露、甚至是骄傲的从业心态。


 


 

反观柏林,成人服务业就没有阿姆斯特丹这么外向了:合法经营的各种场所散落在城市各处,并不集中,而且地点隐蔽,很多还栖身在像是废弃了的(其实不是)居民楼里。这里没有供潜在顾客驻足观赏的景致,不能用显眼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存在。只是不知道这是德国法律要求的,还是这里的从业者自愿选择了如此隐于市的生存形态。
 

 

来到荷兰已经第六个年头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次数已然是不计其数;无论是陪家人、朋友,还是单独前往;无论是去旅行,还是办公事、参与活动。这些年下来,我对老城区的构造已然了然于胸,可是在情分上去却还有很大的陌生感。


 

我们大多数人对这座城市而言都不过是普通的过客而已;不在这里出生长大,不在这里工作生活,不与这里的八十万市民同生死共进退,我们对阿姆斯特丹的任何听闻、探访、思考,也无外乎一种“外地人”的旁观,有时人多了,也可以称作围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旁观或者围观是毫无意义的:有了我们的观察、故事、心情,这座城市才会常常被提起,被玩味,被演绎,进而催生出许许多多让人为此流连忘返,抑或涕泗横流的理由。


 

阿姆斯特丹,下次见。

标签:

上一篇:【权威分析】新增3%印花税政策及算法... 下一篇:希腊移民问题大盘点:教育、医疗、福利...

注册送豪礼

最新资讯